2008年,中国齿轮泵的总体产量大致为370万件,2009年1-8月产量为260万件。从产销上看,整个产业的产销是相对比较平衡的。
由于我国对齿轮泵在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地位熟悉较晚,长期缺乏投入,致使整个行业基础差、底子薄、实力弱。非凡是随着我国主机水平的提高,齿轮泵落后于主机的瓶颈现象日益显现。近年来,虽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科研开发等方面,国家给予了一定支持,但与当前市场需求及国外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具体表现在:产品品种少、水平低,质量不稳定,早期故障率高,可靠性差。我国齿轮泵应该在以下几点进行加强和改进。
1、加强技术投入
由于我国基础差,底子薄,科技投入少,开发力量薄弱,不能适应主机行业引进、合资、合作、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齿轮泵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因此,中国齿轮泵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齿轮泵技术研究投入。
2、国家缺乏对齿轮泵行业有力的政策支持
虽然国家在产业政策方面,明确了重点支持重要的齿轮泵,但缺少相应的配套政策的支持,如模具行业的税负过重,享受增值税部分返还的企业,全国只有不到百家,面太窄,作用有限,还需要政策继续支持等。
因此,为提高我国齿轮泵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好地满足我国机械工业对国产基础件配套的需求,预计我国基础件行业面临进一步的调整,以整合优势资源,淘汰落后企业。在今后的5~10年中,行业将在发展品牌产品及名牌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和加强集约化经营等方面力争有较大的进展和突破。